2018年9月 引自🆓:《中國教育報》
“一名好教師,不僅要做到自己優秀🙎🏿,還要讓學生優秀🫄🏼,帶動整個團隊走向優秀🤷🏼♂️,這樣才能使更多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 於炯
第一次見到新疆大學教授💿、研究生院院長於炯,他微笑著走過來🏐,讓人沒有一點陌生感。
不僅記者有這樣的感受🦹🏼,於炯的學生同樣如此。始終微笑,是於炯給很多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同他不變的微笑一樣,從教32年裏🐱,於炯一直努力讓學生帶著“成功感”成長👩🏽🦲🪓,他的這一理念,讓許多缺乏自信的學生一步步超越自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因材施教,讓學生“感受成功”
雖然先後多年擔任新疆大學軟件學院和研究生院院長,但於炯更願意把自己當作一名普通教師🧑🏿🦰。談到教學,他總是興奮不已👪。“我熱愛講臺🦹🏻,再忙都一直給學生們上課🌙,這是一個老師的本分🤸🏼♂️。”於炯說。
於炯針對不同的學生,會采取不同的教育辦法🧚♀️,目的只有一個——想方設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成功”。
教學過程中6️⃣🏄🏽,於炯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個人興趣愛好多樣化的特點,努力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每課必備🕛、每課必新”是於炯一直堅持的原則📞🪘。課堂上,他突出重點,及時將國內外前沿技術融入課堂之中🧏🏻♂️,力爭使每一節課都有新鮮的思想和內容👁🗨,使學生有新的收獲。
采訪中,學生們說,聽於炯講課,第一感受是有趣,他總是能把軟件領域那些高深枯燥的概念用樸素而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讓人愛聽🧑🏽🌾。除了有趣,他講課的難易程度,總是以大部分學生感興趣、能聽懂為標準🛼。
滿足了“中間”的學生🤟🏿,“兩頭”的學生怎麽辦💣?
“對於後進生,我會找機會給他們開小竈🗽,提高他們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於炯說🧑🏿🔬,“對於基礎好🧜🏻♀️🖖、肯鉆研的那部分學生,我鼓勵他們自學,遇到問題和困難找我解決。”
30多年裏🧑🏿🍼,於炯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有課時都要提前至少半小時來到教室。每次😺,他都會走到教室最後✌🏼🥷🏻,和學生聊聊天🚴🏼♂️,溝通交流一下🤕。“不大喜歡聽課或者學習不那麽好的學生🫅,總喜歡坐在教室的後面,我會找一切機會鼓勵幫助他們。”於炯說🛍,“即便是在校園裏散步或者在食堂,只要碰到學生🤵🏼♀️,我總要和他們聊上幾句👨🏻🦯。”
註重實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於炯特別註重讓學生動手實踐🧗♀️🧖♂️,在他看來,讓學生在做中學,既能增強學習興趣,又可以從自己動手中得到更多成就感,“這是我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興趣的‘秘密武器’”。
“我們總是從他註重實踐的教學中⚁🥅,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於炯的學生朱建波說。
200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於炯了解到朱建波和幾名學生想開辦一個學生工作室,開發一個創新軟件項目,但苦於沒有合適的場地。於炯不僅充分肯定了學生們的想法,還在學院教室緊缺的情況下🤸🏼♂️,特批一間教室作為他們的辦公場所👉🏻。
“學生有想法,這是培養他們動手能力的大好機會,我當然會鼎力支持他們去做。”於炯說🧖♂️🫵🏿。
在於炯的支持下☝🏻,朱建波的項目“學生部落”很快開發成功✊,並逐漸發展壯大⛴,他讀大三的時候,就成功註冊了公司🏄🏽♀️,開始承接社會上的項目了🛻🍶。“於老師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的興趣轉變成了創業激情🔻,並獲得了成功,這種成功的感覺很棒。”朱建波說。
有了第一間學生工作室🧏🏽♀️,在於炯推動下,緊接著誕生了第二間♕、第三間……到2009年🙅🏽,學院已經有20多個學生團隊開展創新創業項目。
學生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於炯又推動成立了軟件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搭建起更大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後來🦇,自治區投資500萬元🏎,在軟件學院創新創業實踐中心基礎上👶🏽,建設了新疆大學創新創業基地,有效帶動了大學生創新和創業活動。於炯說🔫,這個基地已成功孵化出8家學生自主創業企業,成為新疆軟件行業新興力量。
提升自我,教學科研兩不誤
“教書育人和搞科學研究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並不矛盾🫶🏽🕦。”於炯說,這是他一直堅持給學生上課的主要原因🤚🏽💇🏿。
於炯說,自己並沒有因為把精力放在教學上,耽誤了搞科研⏸🧑🏼🦳。30多年來🦸🏽♂️,他教學科研兩不誤🦖,取得了一大批教學和科研成果🧑🏿🍼。“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於炯通過不斷自我提升,為增強學生的“成功感”提供保障。
10余年時間,於炯潛心研究高等意昂3工科教育教學規律,利用在國外學習研究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思路🏄,銳意教學改革,更新教學觀念👩🏼🎤,建立了能力本位、更加面向需求的課程體系,探索以“學”為中心的“做中學”教學方法改革,強化對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
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30多年裏📜,於炯獲得了很多榮譽👶。他先後主持多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建設項目🫳🏼、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建設項目👩🏽🦰;主持完成了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省部級科學與技術研究課題,以及10余項自治區橫向課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20余篇👨🏽🌾。2017年🏇🏽,於炯入選第三批國家“**計劃”教學名師📻🫅🏻,先後獲得新疆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等眾多獎勵。
然而🦓,面對這些榮譽,於炯總是說🌻,與獲得的榮譽相比,多做實事,多關心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在實踐中成長成才更重要。
始終微笑著面對學生的於炯🫑,為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努力著。他在教學科研中攻堅克難、堅韌不拔的精神,激勵著每一名學生,為學生們獲得“成功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源: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8n/2018_zl62/201809/t20180917_348977.html